2022年国内市场信息周报03月第04期
疫情导致出栏及运输时间拉长
猪价出现反弹 本周生猪价格为 12.06 元/千克,较上周上涨 1.69%;猪肉价格为 18.15 元/ 千克,较上周上涨 0.03%;仔猪价格 24.30 元/千克,较上周上涨 0.37%;二元母 猪价格为 2271.48 元/头,较上周下跌 1.17%。 本周生猪价格环比上周止跌转涨。受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影响,市场猪肉消费 持续承压,上半周猪价以下跌为主,农业农村部监测的全国农产品市场猪肉批发 价格一度跌破 18 元/公斤。随着各地封控的持续,交通长时间受到管制,生猪出 栏及运输时间拉长,销区到货减少,价格出现上涨,并带动周边地区价格上涨。 不过北方产区因生猪调运难度的增加,本地生猪供应略有增长,对本地猪价形成 一定打压,在连续上涨两天后北方地区猪价涨势逐渐减弱。预计短期内猪价震荡 偏强,但当下猪肉供应总体充足,待疫情形势缓和后,猪价仍有再度走弱的可能。
国家发改委:预计猪价、猪料比价将继续小降
3 月 21 日消息 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 3 月 16 日,本周全国猪料 比价为 3.51,环比下降 3.31%。按目前价格及成本推算,未来生猪养殖头均亏 损为 323.47 元。本周国内猪价延续缓跌走势。市场整体消费能力依旧偏弱,猪 肉产品走货乏力,屠企压价收购生猪意向较为强烈。同时,饲料价格继续上涨, 养殖端对后市信心不足,压栏等价情绪减弱,转为积极出栏。短期内供需依旧失 衡,预计猪价、猪料比价将继续小降。
TOP20 饲料企业产量共计 1.53 亿吨 占全国 52%
据新猪派调研统计,全国有 6 家饲料企业突破千万吨关口。前 20 强总量高 中国区营销中心市场部 编制 3 达 1.53 亿吨,而 2021 年我国工业饲料总产量 2.93 亿吨,也就是说饲料 TOP20 占全国的 52%,而他们的产销量均超 200 万吨。其中新希望六和、海大集团、 牧原股份、双胞胎集团、温氏股份以及正大集团这 6 家千万级企业合计 9088 万吨,占全国总产量的 31%。
农业农村部:加大政策支持 精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 冻猪肉收储调节
当前生猪生产总体平稳,能繁母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,猪肉市场供应较为 宽松,受供求关系影响,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。为了稳定生猪生产、保障 中国区营销中心市场部 编制 4 市场平稳有序供给,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部门协调会议,要求加大政策支持,精 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冻猪肉收储调节,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。 从具体措施上看,农业农村部指出,要强化生猪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预警,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政策支持,稳定养殖用地和环保等长效性支持政策, 精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冻猪肉收储调节,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,促进 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。
豆粕破 5400 元,饲企宣布涨价 300 元/吨
目前国内豆粕期价再次突破历史新高,而豆粕现货价格最高更是涨破 5400 元/吨,较年初上涨近 50%。由于豆粕、玉米等价格持续上涨,饲料企业也顶不 住了,新希望、海大、通威、大北农、傲农、安佑等大型饲企陆续宣布猪料、禽 料、鱼料前线上涨 50~300 元/吨。与此同时,随着饲料原料的成本持续上涨, 上涨压力将在养殖端逐渐释放。行业预测,饲料原料的上涨将导致未来每头商品 猪的生产总成本提高超过 100 元。
中国肉类加工业发展与禽肉深加工企业榜单—圣农、 大成、凤祥、春雪榜上有名
从畜禽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(年产值超过 2000 万元的企业) 数量变化来看,2015~2019 年总体在减少,同期禽类屠宰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 从 855 家减少到 603 家,而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前三年递 增,从 2018 年开始减少,2019 年约占畜禽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 总数的一半。 从榜单来看,圣农发展、大成食品、凤祥股份、春雪食品的鸡肉深加工产品 年收入均在 10 亿元以上。2020 年,这 8 家企业禽肉深加工产品收入合计 106.33 中国区营销中心市场部 编制 5 亿元,比 2019 年(104.29 亿元)约增加 2 亿元。除大成食品、民和股份、益 客食品的禽肉深加工产品收入出现小幅下降外,其他 5 家企业的这一数据均持 续增长。
立
即
联
系